学位授予标准
添加时 间:2016/06/24 01:43:00  阅读:  来源:

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一、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农业工程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应在本科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夯实基础,学习和掌握试验设计方法、试验技术以及数据处理手段和相关专业知识,达到一定的外语水平,掌握文献检索和文献分析方法,根据农业工程各研究方向所需核心知识,构建相应的基本知识体系。同时能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核心课程,核心课程主要包括高等工程数学、高等工程力学、试验设计与优化、高等农业机械学、农业物料与加工原理、现代设计方法灌溉排水原理与新技术、高等土壤物理学、高等流体力学及灌排设备、水资源系统分析现代控制工程、人工智能及其应用、传感技术及单片机系统开发设计、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技术、农业信息学、农业应用系统开发、数字图像处理、高级软件工程等。具有独立承担试验测试及基本操作、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数据处理与分析等基本技能,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二、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学术素养

经过系统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农业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应掌握农业工程学科某一领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通过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锻炼,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独立担负技术工作,并具有创新精神。

在熟悉文献的基础上,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在研究工作中,善于与相关人员合作,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诚实工作的能力。

2.学术道德

硕士研究生应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创新精神以及良好的学术道德。学位论文、学术论文、学术报告,都应是本人对农业工程学科领域某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的真实反映。在实验和理论探索过程中实事求是,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在科学研究和学术论文撰写的过程中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和学术成果,引用他人文献需符合注释、引用的要求,严禁抄袭、剽窃和篡改他人学术成果,摒弃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

三、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农业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在系统学习农业工程学科相关领域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应针对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学术交流获取所需信息;能从各类资料中获取所需的知识和方法,并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运用,为论文研究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方法支撑。

农业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还应具有应用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和方法的能力,善于发现学科交叉中的新的发展方向和亮点,避免盲目选题。应在工程基础理论、试验方法与数据分析、数值计算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科学研究、逻辑推理等方面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学位论文水平。

2. 科学研究能力

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理论研究或技术研究中有新见解。可以独立制定研究计划和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掌握相应的试验研究方法和手段。

1)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根据农业生产实践需要,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现象,结合文献资料阅读,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2)独立科研探索能力。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应有一定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能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索和验证,正确分析实验结果,从中得到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3)评价和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能力。在大量阅读和综合利用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和研究结果、存在问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有一定的认识,能客观评价其研究成果和采用的方法与手段,通过借鉴和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

4)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验和理论探索的基础上,能结合研究工作的需要,对相关的工程技术或设备问题进行分析和研制开发,将设计和制造的农业机械或农业电子设备在实际生产中进行验证,分析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和有待改进的内容,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设计,在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提高解决农业工程相关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5)论文写作能力。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是基本训练和要求,研究生必须在省级以上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1篇及以上论文。研究生应以本人为第一作者或第一指导教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本人为第二作者发表与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学术论文,且署名单位必须是以湖南农业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研究生必须遵守学术行为规范,严格对待论文署名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所发表的论文必须在投稿前经指导教师审查和签字同意。

3.实践能力

农业工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既有理论性,又有现实性和应用性。因此,除了系统深入地学习农业工程基本理论之外,研究生应参与一定的学术和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包括科研实践、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和管理实践。科研实践可通过参与指导教师项目申报和项目实施等方式完成,研究生在读期间需参与指导教师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撰写和科研项目的实施。由指导教师检查审核后,在研究生班讨论课交流,相关材料由学院留存备查。社会实践一般是指带着课题进行某一方面的调查研究,并撰写一篇及以上调查报告;管理实践一般是指担任某些岗位的管理工作,并完成一篇及以上工作心得体会;教学实践可采取协助指导教师参与本专业本科生课程教学、实验,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等方式进行,合计学时不得少于8学时,并经所在单位教务部门或师资管理部门证明。具体规定和要求按照《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实践教育实施办法》执行。

 

4.学术交流能力

学术交流是发现问题、学习研究思路、掌握学术前沿动态、获取学术支持的重要途径,是硕士研究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学术交流包括参加学术会议以及学术报告会,设计墙报,撰写学术论文,与相关人员讨论研究问题,以及论文的口头报告和答辩等,通过学术交流,拓展视野。通过这些,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表达和交流能力,以及能够运用不同的方式简洁清晰地表达所研究的问题、阐述研究思路和交流展示研究成果等。

研究生参与学术报告及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学术活动10次及以上其中研究生本人作学术专题报告至少一次,听取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至少2次。

5. 其他能力

1)人文素养与哲学思维能力。及时了解时政,学习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管理科学等人文社科知识,增进人文素养,培养人文精神、哲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研究工作和工程实践。

2)计算机知识和能力:能熟练应用相关软件,并对研究内容相关的问题建立模型和进行计算。

3)交际交流能力:农业工程学科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必须学会与人打交道。因此,必须广泛地与社会接触,了解社会运行的规则。掌握与科研人员、高校教师、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等各方面人员的交往能力。

4)外语能力:硕士研究生须较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国语,能较熟练地利用外国语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

四、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选题与综述要求

学位论文的选题内容应体现本学科国际发展前沿和国家农业生产的技术发展要求和需要,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要求具有一定创新和应用价值。

硕士研究生应在确定学位论文研究题目,并在投入研究工作之前组织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论证。在投入研究工作之后结合具体情况和问题,允许调整和改变研究内容,但必须在新的选题之后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研究工作。

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阅读一定数量的必读书目,并撰写至少10篇读书报告。在论文开题之前,针对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应阅读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国外文献应不少于20篇。综述部分不少于3000字,参考文献不少于60篇。

综述部分须对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目前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以及取得的成果进行详尽的分析、阐述和总结,并就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内容与国内外已开展的相关研究内容、方法、设计思想等进行对比分析,阐述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的必要性和意义,要求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是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挖掘和拓展,或是技术和理论上的创新研究。综述应至少包括如下几部分:1)研究问题的提出;2)研究问题的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3)研究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4)尚未解决的问题及其原因或瓶颈;5)本研究的目标、内容、拟解决的关键科学或技术问题、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等。

2.规范性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位论文编写规则》格式要求,并符合如下要求:

1)选题应具有创新性,研究内容须基于一定的现实基础和背景,对涉及的理论分析过程进行详细阐述和推导,对实验过程和方法进行翔实描述,对实验发现进行解释、分析、比较,并进行详细的讨论,对应用前景进行总结和展望。

2)所有研究和分析应采用标准或规定的分析方法,并注明出处;新方法必须详细描述操作程序,所用仪器须标明厂家、品牌和生产地;

3)所用分析数据必须保留到分析方法或仪器检测限的最小有效位数;

4)应采用相关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或显著性检验,所有结论须有统计显著性结果支撑;文中的计算公式须用公式编辑器编排,并有顺序号;

5)除了农业工程学科惯用缩略语外,文中缩略语必须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全称;全文缩略语用单独列表形式排出。

6)硕士学位论文应有专门章节对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避免对研究结果的简单罗列,应进行适当提炼,说明研究结果的科学意义或发现,探讨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导向或信息。

7)在硕士学位论文工作中,由其他人完成的工作必须明确说明,并且给予恰当的致谢。

3.质量要求与科研成果要求

1)农业工程学科硕士学位论文应能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科学方法,解决农业工程某一领域相关方面的理论探索、技术开发和实际应用问题。论文研究应对该领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和现实意义,或者具有创造一定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潜力。

2)学位论文要求结构和条理清晰、规范,文字流畅,表达准确,数据可靠,图标标注规范。学位论文必须符合学校要求的字数、行文规格、装帧样式与保密规定,文字编写格式参照GB/T 7713.1-2006《学位论文编写规则》、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学校相关文件执行。全文字数不少于3万字。学位论文的实际工作量一般不得少于1年。

3)论文中应对国内外本领域的研究有详细的分析和比较,进而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详细介绍在实验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实践中采用的方法和获得的结果,要求论文内容翔实,有一定的工作量和现实意义。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和理论研究方法先进。

4)社会评价较好,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应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5)科研成果要求。研究生在学习年限允许范围内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在读期间须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湖南农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发表(含已正式接收,对于学术论文接收函原件,由指导老师签字确认后可参加学位论文送审和答辩)符合培养方案所要求的论文, 且达到一级学科对论文发表的要求即农业工程学科领域的中文核心期刊(影响因子必须不低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至少1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非综述性科研论文。符合以上条件方可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农业硕士农业机械化领域学位授予标准

 

第一部分  学位基本要求

一、培养目标

培养农业机械化领域具有扎实的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工程材料、电工电子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全面的农业机械学和农业机械管理学专业知识,熟悉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和农业机械管理方法,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农业机械化技术和机械化管理人才。

本领域农业硕士要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深刻领会“八荣八耻”以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精神实质;团结协作,求真务实、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艰苦朴素、勤俭耐劳;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要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备从事农业机械、工艺、装备系统研究、总体设计、开发研制、试验检测、技术集成或工程应用等工作的知识结构与技能,素质全面、实践能力强,了解并遵守行业标准规范,具有独立担任农业机械化技术或机械化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获本硕士专业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1、基础知识

农业机械化领域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包括政治理论、外语,以及数学、力学、计算机、管理、物理、生物等基础理论。

2、专业知识

农业机械化领域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领域方法学、领域案例和综合实践技能等。领域方法学包括研究方法和专业基础理论,领域案例包括专案例理论基础、专业技术进展和领域实证案例,综合实践技能包括实验分析、操作和工程实践技能等。

 

三、获本硕士专业学位应获得的实践训练

农业机械化领域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当经过农业机械化推广实践的训练。通过实践环节应基本了解农业机械化领域的行业状况、基本了解农业机械化领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管理要求、相关行业工作流程、相关部门技术规范以及质量与安全要求,学习相关工作技能与技术方法,培养实践能力,并结合实践

内容完成论文选题及论文研究工作。

全日制研究生应根据培养目标,经导师同意或培养单位安排,到适合农业机械化领域专业特征的实践基地进行实践研究,原则上不少于6个月,可采用集中实践(一般安排在第三个学期)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应届本科毕业生入学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非全日制研究生可以结合本职工作,根据培养目标和选题意向,采取在岗或挂职的方式从事实践,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实践环节结束时提交实践总结报告,考核合格后获得规定的实践学分。

 

四、获本硕士专业学位应具备的素质

1、学术道德

应较好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热爱农业机械化事业,热爱“三农”,认真负责,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积极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服务。

2、专业素质

应具备扎实的农业机械化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全面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较复杂农机化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独立从事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产品开发和工程管理等工作。

3、职业精神

应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环境适应能力,较好地领会农业机械化、农机工业、现代农业等行业的关联关系,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农机化的作用。

 

五、获本硕士专业学位应具备的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农业机械化领域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能通过检索、阅读等手段,利用书本、媒体、期刊、报告、计算机网络等一切可能的途径获取本领域相关信息,掌握从事本专业方向研究所需要的各种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本领域的热点和发展动态,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应用知识的能力

能够运用工程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和农业机械化工程学原理,密切结合农业生产要求与资源环境条件,融合多学科工程知识并采用恰当的技术方法,解决农业机械化工程领域涉及的工程与技术问题。

3、实践能力

具有进行农业机械化项目规划、产品或部件研发、设备设计、性能试验与优化、系统控制、技术革新与技术改造、技术集成等农业机械技术改造的能力。

4、其它能力

农业机械化领域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锻炼和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具备在团队和多学科工作集体中发挥作用的能力;能够有效组织工程项目的实施,并解决实施进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六、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选题的要求

论文选题要求应服务于农业机械化、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农业机械化背景,如机械设计、产品或部件研发、性能试验与优化、系统控制、技术革新与技术改造、技术集成等问题。论文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机化现实问题的能力,预期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

2、学位论文形式与规范要求

(1)论文主体框架及主要内容

论文主体框架:

本领域农业硕士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农业机械项目(部件)设计或机械化研究论文,论文应包括以下部分:

① 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

② 独立完成与诚信声明;

③ 课题的意义、目标、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性;

④ 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

⑤ 论文主体部分:研究内容、实验或计算方法、设计方案、分析计算、实验研究结果或计算结果、理论分析等;

⑥ 结论;

⑦ 参考文献;

⑧ 附录;

⑨ 致谢。

主要内容:

农业机械化领域农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形式可以是研究论文类学位论文,如应用研究论文,也可以是农机设计类和农业机械产品开发类论文,如产品或部件研发,设备设计等,还可以是针对农业机械化项目(产品)设计、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与成果、调研报告等。

  应用研究论文  来源于农业机械化领域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农业机械化应用背景,是新理论、新方法、新产品等的应用研究。针对研究问题查阅文献资料,针对直接来源于农机化领域的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推广应用背景的课题,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掌握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对拟解决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实验研究或仿真。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及工作量。

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命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程序,通过资料检索、定性或定量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实验方案合理,数据翔实准确,分析过程严谨。

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观点或新见解。

  农业机械产品或部件研发    针对农业生产实际的新机具、新装备、新设施等新产品研发、主要工作部件或关键零部件的研发以及对国内外先进农机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

研发内容:对所研发的农机产品进行需求分析,确定性能或技术指标;阐述设计思路与技术原理,进行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分析计算或仿真等;对产品或其核心部分进行试制、性能测试等。研发工作有一定的先进性、新颖性及工作量。

研发方法:遵循产品研发完整的工作流程,采用科学、规范、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研发产品。

研发成果:产品符合农机行业规范要求,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性能先进、有一定实用价值。

  项目(产品)设计     指综合运用工程理论、科学方法、专业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等,对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农业机械化相关的工程项目、设备、装备及其工艺等内容开展的设计。

设计方案:科学合理、数据准确,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同时符合技术经济和法律要求;可以是工程图纸、设计作品、技术方案、工艺方案等,可以用文字、图纸、表格、模型等表述。

设计说明:指按照机械类设计规范必备的辅助性技术文件,包括工程项目概况、所遵循规范标准、技术经济指标等。

设计报告: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设计对象进行分析研究。

  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与成果    针对项目任务的全局或局部、全程或阶段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开展研究并提供解决方案,包括项目策划、可行性论证及效益预测与分析、可靠性分析、过程管理、质量管理、管理体制研究及相关管理信息系统或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制等。

  调研报告     指对农业机械化领域管理和技术命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发现本质,找出规律,得出结论,并针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

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农业机械化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命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程序,通过资料检索、实地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资料和数据来源可信。

研究成果:给出明确的调研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

2)结果表达与数据分析

农业机械化领域农业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结构应符合不同形式的要求,应条理清楚,用词准确,表述规范。学位论文包括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部分。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

对于论文主体部分,不同形式的学位论文有不同的组成,分别如下:

  应用研究

应用研究论文由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 2.5万字,组成及具体要求如下:

绪论:阐述所开展的应用研究命题的背景及必要性,对应用研究命题的国内外现状应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并简述应用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研究与分析: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理论分析、试验研究或仿真。

应用或验证: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或进行验证,并对成果的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局限性等进行分析。

总结:系统地概括应用研究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并明确指出作者在研究中的新思路或新见解;简要描述成果的应用价值,并对未来改进研究进行展望或提出建议。

   项目(产品)设计

项目(产品)设计论文由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设计报告作为正文主体,设计方案和设计说明作为必须的附件。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 2 万字,组成及具体要求如下:

绪论:阐述所开展的农业机械化相关工程设计的背景及必要性,重点阐述设计对象的技术要求和关键问题所在,对设计对象的国内外现状应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并简述本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设计报告:详细描述农业机械化相关工程设计过程中的设计理念、技术原理、设计方法和可行性等;对比分析国内外同类设计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工程设计项目,还可包括计算与分析、技术经济分析、测试分析、仿真实验分析、结果验证等具体描述。

总结:系统地概括农业机械化相关工程设计所涉及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并明确指出作者在设计中的新思路或新见解;简要论述本工程设计的优缺点,并对工程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附件:给出设计方案、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

  产品研发

产品研发论文由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 2.5万字,组成及具体要求如下:

绪论:阐述所研发的农机产品的背景及必要性、国内外同类产品研发和应用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并阐述本产品研发的主要工作内容。

理论及分析:对所研发的农机产品进行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确定性能技术指标,给出设计思路与技术原理,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详细设计、校核计算和性能分析。

实施与性能测试:对所研发的农机产品或其核心部分进行试制,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及对比分析,必要时进行改进或提出具体改进建议。

总结:系统地概括产品研发中所涉及的主要工作及其主要结论,并明确指出产品研发中的新思路或新见解;展望所研发产品的应用及改进前景。

  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由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 2.5 万字,组成及具体要求如下:

绪论:对研究命题的国内外现状应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重点阐述命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简述本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研究方法:针对命题,主要介绍研究范围及步骤,资料和数据的来源、获取手段及分析方法。

资料和数据分析: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调查资料和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和分析,并给出明确的结果,并对可信度、有效性进行必要的分析。。

对策或建议:对研究对象存在的问题或者调研结果应用于实际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具体建议以及工程措施。对策或建议及工程措施应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具有可操作性及实用性。

总结:系统的概括研究报告所涉及的所有工作及其主要结论,并明确指出哪些结论是作者独立提出的,简要描述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

3、学位论文水平要求与成果要求

本领域专业学位申请人皆应提交学位论文并完成答辩。具体要求如下:

1)学位论文应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较复杂农机化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符合本领域研究范式的规范要求。论文一般应包括封面、中英文摘要、目录、插图和附表清单、主要符号表、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附录、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等部分组成并按前后顺序排列。论文的文献综述和观点评价要准确、客观,论述和推理应具有严密性和逻辑性;文字表达应准确、通顺;引用文献要正确,格式规范;行文要符合《湖南农业大学学位论文格式、书写规范》的规定及基本要求。论文工作应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

2)学位论文应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具体形式可以是研究论文、项目(产品)设计、农机化推广技术成果报告和调研报告等与本专业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文内容系统,资料详实,论据充分,逻辑清晰。要理论联系实际,语法正确,文字顺畅,学位论文的实际工作量一般不得少于1年。

3)学位论文须符合学界共识的学术规范、标准及体例,行文中应做到概念清楚、层次分明、文字简练。严禁抄袭、剽窃他人之作,查重率达20%以上(含20%)论文为不合格,不能进行论文答辩。

 

点击下载文件:
 

上一条: 工学院研究生学科及导师名单
下一条: 培养方案